新闻公告

2018

09/13
触觉防御过度或迟钝统合训练项目
1.球池游戏:引导孩子跳人球池,将全身埋入球池中,在其中做各种动作,如座位、站位、俯卧位、翻滚等,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刺激。 2.大龙球游戏:手握孩子双足,让孩子采取坐位、仰位、俯卧位等在大龙球上活动。还可用大龙球挤压孩子身体。 3.浴巾蛋卷游戏:家长用浴巾将孩子身体卷起来,协助挤压全身(除头颈部),并使孩子滚动起来。 4.冰袋游戏:用冰袋刺激触觉敏感部位,如手背、手心、面部、足背部、前臂,让孩

2018

09/12
如何预防孩子感统失调?
方法一: 尽可能多让宝宝爬行 爬行可以促进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从而有效预防感统失调,所以妈妈们可别着急着让宝宝直接学走路,而漏掉“学爬”这一重要环节,要尽可能地让宝宝们爬行。 方法二: 多抱抱宝宝 妈妈经常和宝宝保持肢体接触,可以促进他的触觉功能发育; 妈妈们经常抱摇宝宝,可以促进他的前庭平衡功能发育; 妈妈们经常和宝宝说话,可以促进他的语言功能发育; 而这

2018

09/10
感统训练的原则
感觉统合训练不是盲目的,而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这些原则贯穿感统训练的始末,对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1.顺应性原则 如果儿童的顺应性反应发展良好,那就可以促进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并使儿童的大脑处在一种有条理的清晰状态中。而且,每一种顺应性反应又会引起进一步的感觉统合。儿童为了统合这些感觉,就会试着顺应它们,如此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内驱力原则 内驱力,是在儿童内心

2018

09/06
关于感觉统合训练课程的问答
1、跟孩子上了第一节感统课,觉得感统课挺简单的,不就是会玩几个器械吗?   答:有些家长误以为做感统就是在感统室里面玩几件玩具,做那几样项目,没有什么意义,其实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首先这些感统器具都是根据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儿童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制造的!,其次我们坚持通过这些专门的感统器材对孩子有真对性训练,其过程是通过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每个人都知道孩子的一些坏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

2018

09/03
感觉统合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孩子说话结巴词不达意,说话毫无条理,发音不清,听说读写存在困难,甚至于不会说话,造成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这是感觉统合不足产生的影响。那么感觉统合又与语言有什么关系呢? 感觉统合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前庭感觉、本体感觉、

2018

08/06
孩子前庭觉发育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一, 耳朵(半规管,里面有耳石滚来滚去,掌管人的平衡),平衡不好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当让孩子两手、两脚并拢时,如果孩子会晃来晃去,那孩子的平衡体系还没建立好,这样的孩子容易好动。(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做回应,所以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前庭觉不良,身体活动会立刻受到影响,笨手笨

2018

08/02
家庭中的感统训练
前庭功能失调   问题主要表现: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听而不见、久转不晕,平衡能力差,虽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门墙。   游戏方法   充分爬行   要训练宝宝爬行,出生后28天内宝宝就具有爬行反射,每天让宝宝俯卧几秒钟,先锻炼颈部肌肉,使他慢慢能抬头,用手抵住他的双脚,宝宝可趁势向前爬,会爬后再充分爬行3个月以上,尽量不使用学步车。可以专门准备一块地毯铺在地上,让

2018

07/24
感统训练越早做越好,是因为晚做没有效果?
晚训练依然有效,但难度会更大 如果非要给感统训练选一个年龄限制硬的话,六岁以前确实会好一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论产生?六岁以是大脑的可塑性较强,六岁以后可塑性会变得差一些。 但是我们实操理念上来说,大脑可塑性反而不是我们最担心的因素。我们希望孩子越早训练越好,不是因为之前有效果之后没有效果,我们更担心的是孩子越晚训练他夹杂的杂质更多,处理起来更难。 举例来说—— 孩

2018

07/17
感觉统合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基础
语言能力主要由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环节所组成,这四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都离不开感觉动作功能。 以说为例,说话是大脑言语中枢对呼吸器官、舌、唇的运动控制。只有这些发音器官的动作能力发展起来之后,儿童才能发出复杂的声音。 再如阅读,阅读是与眼球运动的速度分不开的,当眼睛的追视、检视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之后,阅读的速度、对文字的知觉广度才有可能提高; 而书写则更有赖于大肌肉运动的发展,拍球、跳绳、

2018

07/13
感统失调中触觉失调的表现
儿童触觉敏感行为表现:   (1)、对外界刺激信息适应性弱,喜欢固着于熟悉的环境和动作(重复的语言,动作),固着于某些行为如吸允手指,咬指甲,在陌生环境中常表现焦虑不安,无所是从。   (2)、容易胆小害怕容易,惊慌哭泣,缺乏自信,怕人,远离别人,害怕拥挤、排队和集中,不进教室,不喜欢被别人触碰和按摩,人际关系冷淡,常陷于孤立之中。   (3)、不喜欢碰触

2018

07/04
“感统失调”具体表现有以下5种常见问题
01:视觉不平顺 视觉跳动原本是婴幼儿的自然现象,人类眼睛的视觉天生是不稳定的,所以婴幼儿最喜欢看车窗外那些移动的景物,还有电视里的广告等。因为比起安静的东西,那些移动的事物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着年龄增长,活动的增加,孩子的视觉发育逐渐稳定下来。有了稳定的视觉后,便能做出左右及上下的移动,此时可以做一些手眼协调的练习或游戏。这也是孩子开始学习阅读的时候。 但是,过早接触电子产品,或爬行不足

2018

06/28
感统训练中跳袋的妙用!
袋鼠跳是让孩子进入用布或人造革等制成的袋子巾,下半部身体装在其中,提起袋沿做袋鼠跳动状的运动形式。   一、袋鼠跳的作用   孩子在袋鼠跳中,双脚受到袋子的束缚,想要快速移动,只能双足跳动,可使前庭一固有感觉得到强化。手脚的协调运动及全身肌肉的紧张有助于本体感觉的成长。   二、袋鼠跳的运用   让孩子进入袋中,双手提起袋沿,一起往前跳动。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测评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