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结构化环境
为孩子制定清晰的日常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学习、玩耍和睡觉的时间。使用视觉提示(如图表或清单)帮助孩子理解并遵循计划。尽量每天遵循相同的作息和规则,减少不确定性,帮助孩子感到安全和有控制感。
2.分解任务
将复杂的任务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步骤。例如,将“整理房间”分解为“收拾玩具”、“整理书桌”等。给孩子清晰、具体的指令,避免模糊或复杂的语言。例如,说“请把书放在书架上”而不是“整理一下房间”。
3.使用正向强化
当孩子完成任务或表现出良好行为时,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如贴纸、额外游戏时间)。即使孩子只完成了一部分任务,也要认可他们的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4.创造专注的学习环境
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远离电视、玩具或其他干扰源。通过计时器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例如设置20分钟的学习时间,然后休息5分钟。
5.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使用钟表、计时器或手机提醒帮助孩子理解时间概念。在任务转换前(如从玩耍到学习)提前提醒孩子,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6.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教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例如通过深呼吸、数数或短暂休息来缓解情绪。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沟通。
7.鼓励运动与活动
有些多动的小孩通常精力充沛,家长可以安排户外活动或运动,帮助他们释放多余能量。也可以将学习与运动结合起来,例如,让孩子在背诵时走动,或在学习间隙进行短暂的运动。
8.建立明确的规则与后果
让孩子了解家庭规则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确保规则简单易懂。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应一致地执行后果,避免因情绪波动而改变规则。
9.与孩子合作
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让孩子参与制定日常计划或任务清单,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10.寻求专业支持
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确保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一致。如有需要,寻求医生、行为治疗师或教育专家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