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当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时,能迸发很多奇思妙想,拼积木能拼出创意的构造,画画能画出让人惊叹的故事情节,看书也能有不同寻常的思考。
当专注的时候,会更加乐于思考——这是大多数孩子都会表现出的特征,其实这可以从脑科学层面来解释。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大脑进入专注力高度集中的状态时,周围的杂音、画面,脑海里的杂念都会消失不见,进入近似于“忘我”的境界中。 在这个时候,大脑内部在发生什么呢?输入的信息会在大脑神经中枢里四处游走,此时会进入深度思考状态,充分发挥思考能力。 而且,大脑会对只思考过一遍的事情进行重复思考,判断之前的想法是否合理,是否还有更好的解答。 在这种重复思考中,孩子对于事物的理解将不再流于表面,在一次次的推翻重构之中,将更了解事物的底层逻辑。 可以说,专注力能够催生出更好的思考能力,提高思考内容的水平。
专注力被认为是记忆、情绪、决策等人类认知过程中最具体的一种,是其他认知的入门。 不只是思考能力,专注力也是很多种其他能力的“元能力”,比如学习力、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观察力、感知力…… 根据中国心理学研究所调查显示:我国75%的儿童存在专注力的问题。其中,42%的孩子上课时很难集中注意力,60%的孩子不能坚持专注听课30分钟以上。 专注力缺失不仅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效果不佳,还可能引发行为问题增多、情绪波动等一系列问题。 孩子专注力方面的问题并不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好。所以,家长们需要尽早对孩子的专注力进行干预,不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专注力的培养,还可以在科学系统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注意力训练 给孩子一个会学习的大脑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方式。注意力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训练,或比赛,或陪玩,贵在孩子的坚持,重在大人的参与。在训练次数的安排及学习材料的内容应遵循的原则是: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少到多、从易到难。以下几个活泼有趣的方法,不妨一试: ① 随意书写 ②拼图 ③小帮手 ④一模一样 和孩子面对面,你一边报“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一边触摸自己五官四肢的相关部位,让孩子跟着做,比一比谁正确、速度快。开始时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报,随着熟练程度的加强,你可以连续报三个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让儿童连续触摸,报的速度也可逐渐加快。 这个游戏在高度兴奋中凝聚起注意力。游戏开始不强调左和右,比如,你触摸左耳朵,孩子可以因面对面而模仿着触摸自己的右耳朵。熟练后可增加难度强调左右。 ⑤玩扑克游戏。 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孩子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他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长期训练下去会使孩子的大脑得到更多的开发,有效提高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水平,改善脑功能,增加儿童认知、反应的恢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