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郑州启乐园感统】屏幕接触过多的孩子,很多天生的能力会不见!
发布时间:2023-03-06 15:42:13点击量:94

    在现今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可以想象,电子产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物质陪伴”。

   当家长没时间管孩子的时候,手机、电视理所应当成为了孩子的“小伙伴”,有效且安全。

 
   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当孩子哭闹时,玩具和好吃的都不怎么管用了,一个手机或动画片,孩子立马就不哭了。久而久之,电视手机在孩子心里更难替代。


   对此,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儿童使用电子屏幕的最新建议如下:

  • 18月以下儿童避免接触电子产品;

  • 2-5岁学龄前儿童,每天的屏幕使用时间不超过1小时;

  • 对于6岁以上的儿童,对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类型可进行个性化限制,确保不会影响充足的睡眠、体力活动和其他对健康必不可少的活动即可。



电视和手机可以满足孩子们感官刺激需要,开阔眼界和增长知识。但长期看电视,孩子不光有视力降低,还会影响视知觉等学习能力。 


所以说长期看电视的孩子,原本该会的学习能力会很差。科学早已发现,屏幕接触过多的孩子,他很多天生的能力会不见。


1

立体感能力变差


长时间在同一个距离下,眼睛的立体感及深度觉的练习经验会不够。


深度觉就无法能精准地判断自己和物品之间的距离位置,所以经常碰撞到人或东西。
 

2

手眼协调能力变差


视觉和身体移动之协调能力,其统合视觉、触觉和运动知觉。在课业学习或体育运动上,眼手协调及眼脚协调最为重要。


有速度的球类运动,可以大量刺激孩子眼睛去追,让孩子的视觉专注力变得更好,眼睛更灵活。

 

3

精细动作能力变差


积木拼图等不规则形状,以及体积上的大小,透过透过形变上的操作及追视,除了可以训练出专注力、耐心和精细动作能力,更可以训练出学龄时学写字所需要用到的视知觉。
 

4

找东西能力变差


孩子的形象背景知觉发展不好,容易找不到东西,球类活动的表现也会较差,阅读时会漏字跳行,在文字符号书写等学习上会产生困难。
 

5

人际交往能力变差


加拿大研究发现,看太多电视,自然排挤儿童与他人互动和活动的时间。


日常活动,一个电视可以解决所有娱乐,孩子跟同伴接触时间也少,更不利于人际互动。


 

6

语言沟通能力变差


光靠看电视无法培养双向沟通的能力,孩子只接受信息,输出语言的机会减少。


如果五岁前猛看电视,等到七岁时,与同伴的基本沟通往往不太顺畅。

 

7

注意力集中能力变差


电视往往是以大量短暂的片断、快速的动作、镜头的切换、渐强与渐隐等来呈现信息。


这种“快速连续”的进度与速度破坏了儿童集中注意的能力,他们被淹没在大量的信息之中,来不及加工或思考所获得的信息,更无法进行整合。



看电视时间长了,儿童的注意能力下降,思维难以集中,在心理上变得懒惰,缺乏耐心和意志力。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1、适当的批评:心理学认为,给孩子适当的表扬和适当的批评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批评不是靠打骂来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后果报复”,即如果孩子电视看得过多,家长可以禁止或减少他们看电视,以此来矫正他们孤独、不与人交流等性格缺陷。

2、多和孩子交流:一下子就完全禁止孩子看电视,这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并利用这个机会与孩子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孩子的鉴赏能力,又增进了两代人之间的感情,同时还为孩子提供了与人交流、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慢慢的,孩子会更愿意向家长倾述心中的所思所想,便于家长及时地了解孩子、引导孩子。

3、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怕孩子哭闹就打开电视机,借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推给电视去“代管”,使两代人之间出现情感距离,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散步、逛公园,给孩子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使他们明白:除了电视,世界上还有许多有趣的事物。

4、家长先告别手机电视: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家长每天都迷在电视上,很难想象孩子能经得住诱惑。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要先要“管教”住自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成天只知道看手机,孩子肯定会跟着学。跟孩子共同制定规则之后,大人也要自我控制。多读书、陪孩子玩游戏,让孩子把精力用在手机电视以外的事情上,共享亲子时光。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测评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