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听觉统合能力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跟随指令,与他人和睦相处,有时甚至是能确保安全,都有赖于良好的听觉统合。
运用大量时间来说话、阅读,听取孩子对声音世界的理解,积极地游戏、唱歌或者听音乐,做一些单音节的声音游戏都能够让孩子将听转化为听觉统合,也就意味着在耳朵和大脑之间发展出一种收集和翻译听觉信息的组带。
其中包括了:
听觉辨别:比如用一个音来辨别合体声音的能力,就是从声音到说一个字的初始步骤之一。这对于词汇量的增加、阅读和拼写都是一个重要的门槛。
听觉注意力:比如你根据经验知道什么声音属于或不属于你的听觉范围,使你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该做的事情上。
听觉追踪:辨别地点、远近和声音背景的能力,这项能力为很多生活和学习技能打下基础。
听觉统合失调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
1.语言发展迟缓、构音不全、口齿不清。俗话说:听得见才能说得出,听得清才能说得准。
2.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即便在吵闹的环境中, 也会对妈妈的呼唤产生反应,或对母亲生气的声音表示害怕,虽然还不了解妈妈讲话的内容仅凭声音产生情绪反应,进而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
3.影响社会互动性。生活中我们常常是听到声音后才会有反应,这是社会性互动的基础,虽然,听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也可以靠视觉代替听觉的异常问题,但是因为它必须要专注地去看对方的肢体动作,因此会忽略注视周围的环境听觉的发展。
听觉统合失调分为两类:一是听觉反应不足,二是听觉反应敏感。
听觉反应不足的表现:
1.倾听事物速度及反应能力较慢;
2.叫他时没反应,给人心不在焉感觉;
3.语言学习、表达能力较弱;
4.听觉记忆力不佳;
5.语言发展迟缓、构音不全、口齿不清;
6.当别人叫他名字常常没有什么反应;
7.无法同时接受2-3个指令;
8.听写困难,维持不到10分钟;
9.很容易忘掉交代过的事。
听觉反应敏感的表现: 1.容易分心、不专心;
2.容易听到别人较无法听到的声音有时即使是很小的声音也觉得很吵;
4.无法过滤不必要的声音一一所以容易分心;
5.耳朵会同时听到多样声音,但无法分辨;
6.常感觉有人在叫他名字;
7.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
8.情绪较常不稳定,易紧张。
家庭中有助于改善孩子听觉失调的方法:
1.大量的听觉刺激、充足的语言环境;
2.口腔按摩、舌头灵活的刺激、咀嚼能力的提升(嚼口香糖、坚果、硬水果等);
3.前庭觉的刺激(旋转、前滚翻、后滚翻、跳床等)。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听觉统合失调呢?需要到像我们启乐园一样专业的机构,由老师对孩子进行测评来判定,当然也可到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作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