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触觉?
触觉是指透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器)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皮肤上汗毛的拂动)的感觉刺激。
位于头顶的大脑顶叶主司触觉的辨识。低层次部分负责感知冷热、压力,高层次部分负责触觉的辨识,如皮肤被触碰的两处形成的位置辨别、物体形状的触辨、物体质感的辨识等。
触觉是神经体系的营养,触觉系统是最早的感觉系统,对婴儿来说是最佳的保护罩,可以靠触觉去感受尿布湿了,洗澡水太热了,被子的质地不舒服,碰到尖锐的物品或是吃到异物等。
而透过哭声告诉爸爸妈来除去这些不舒服的刺激,以保护自己的身体,所以说触觉相当于婴儿的第一语言,在宝宝系统还可以帮助小宝宝做基本的吮吸及吞咽,以维持生命所需营养。
因此,触觉系统在人类行为中(无论是生理上或心理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触觉系统更能帮助孩子去分辨物体的形状,区分物体的特性,以及建立起良好的手部操作技巧。
孩子从小玩玩具的时候,就会一边看,一边摸,有时会放在嘴中,这是他们处理感觉刺激最好时机。
而通过身体各部位的触摸,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身体概念,小孩透过头、耳、肩膀、膝、脚趾的动作去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以及身体与空间的关系。
触觉系统的功能也会影响儿童产生适应性反应。
例如,当孩子出现触觉系统分辨不佳时,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无法操作物体会影响孩子在学习中的动笔动纸活动能力,影响学习能力的建立。